王安妮,1984年6月生,湖北武汉人,舞蹈学博士(中美联合培养),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(北京舞蹈学院)特聘研究员,湖北省博物馆特聘艺术顾问,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,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,湖北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,湖北省归国青年发展促进会理事,全国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,湖北欧美同学会青委会秘书长,武汉市青联委员,武汉市武昌区文联副主席,武汉市武昌区舞蹈家协会主席,武汉市优秀文艺志愿者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。曾挂任武汉市武昌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(2016-2018)。
研究方向为中国舞蹈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、编钟乐舞复建。
教育背景:
1998-2001 武汉音乐学院附中 中专
2001-2005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/音乐教育学院 文学学士
2005-2008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文学硕士
2011-2014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法学博士
2012-2013 美国Whittier College 中央高校优秀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
近五年主要成果:
1.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“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舞蹈国际传播路径创新研究”,项目负责人。
2.2020年度湖北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“协同育人机制下‘双创型’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”,项目负责人。
3.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“中国民族舞蹈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”,项目负责人。
4.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“中国民俗舞蹈仪式展演虚拟仿真实验”,项目负责人。
5.2021年“中国民俗舞蹈虚拟仿真实验”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号:2021SR0037233
6.2019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民族舞蹈研究基地委托课题“舞蹈传播学”,项目负责人。
7.学术专著《舞蹈传播学》,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,2022年。
8.研究报告《协同育人机制下“双创型”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》,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“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”一等奖,2021年。
9.“协同育人机制下‘双创型’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”获武汉体育学院2021年度教学成果奖(三等奖)。
10.2023荣获湖北省高校统战工作十佳创新实践站。
11.2023荣获武汉市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“优秀文艺志愿团队”荣誉称号
12.2021年捐赠作品《凤还楚天》、《金殿》给予湖北省博物馆,收藏证书编号:2021-008。
13.2021荣获武汉市第二届“优秀文艺志愿者”荣誉称号。
14.2021年入选湖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。
15.论文《虚拟仿真技术支持下的舞蹈实验课程研究》,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,CSSCI刊物,2023年03期。
16.2023年武汉体育学院-武昌区委宣传部校地合作项目《舞爱武昌》总导演(作品在中国网湖北、大成武昌、武汉体育学院公众号等官方媒体转载)
17.武汉2:10动漫-武汉体育学院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动漫《诸天纪》ED舞蹈编导
18.2022年度武汉体育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。
19.2021年担任湖北省“百年中国梦 携手新征程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、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文艺演出执行导演。
20.2021年编钟乐舞作品《凤还楚天》参演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编钟音乐会;参演湖北省博物馆“浴火重生——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编钟音乐会”;参演湖北省博物馆“2020曾侯乙新年音乐会”,并获武汉市第八届黄鹤群星奖。
21.2022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。
22.2022年入选湖北省文联中青年文艺人才。
23.论文《路径与对策:对中国传统艺术海外传播的思考》,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,CSSCI刊物,2018年06期。
24.2018年度民盟湖北省委招标立项课题“关于打造编钟文化品牌,推动湖北与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建议”,项目负责人。
25.论文《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编钟文化品牌建设研究》,《寰宇鸣钟》,2018年10月版,李幼平主编,武汉出版社。
26.2019年武汉琴台大剧院艺术公益讲堂开展“运动改变大脑,舞蹈改变人生”专题讲座。
27.2018年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研究基地“一带一路民族传统舞蹈展演暨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年会”,主题发言。
28.201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,主题发言。
29.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,主题发言。
30.2020舞蹈文化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,论文收录。